新版GMP:进入A/B区人员戴防护目镜,对材料进行描述护目镜材料为耐高温合成塑胶盒硅胶,镜片材料为聚碳酸脂。(详见附录1第24条)
全新一代高性能护目镜。超软构造,重量轻、舒适性好、无菌高温高压消毒洁净功能眼罩间接通风系统、钢化防划伤聚碳酸酯镜片,可配戴眼镜。
产品特点
1.抗腐蚀性:因此类眼镜作业环境特殊,经常会接触一些腐蚀性较强的药水,所以必须采用防腐性能好的材料,比如PC。
2.防冲击性。
3.防雾好。
4.透气性必须要好,一般都有透气孔。
5.眼罩内部空间足够大,适合佩戴近视眼镜的工作人员使用。
6、灭菌温度121°C。
7、使用去离子水或更高级别的水进行清洗。
8、不要使用异丙醇和酒精外的其他消毒剂对护目镜进行消毒。
9、灭菌时护目镜不要接触其他物品,特别是熔点高的物品,容易使镜框变形。10、建议配灭菌袋
A/B级可以不带护目镜吗?带眼镜适用防护眼罩可灭菌次数
A/B 级区:应用头罩将所有头发以及胡须等相关部位全部遮盖,头罩应塞进衣领内,应戴口罩以防散发飞沫,必要时戴防护目镜。应戴经灭菌且无颗粒物(如滑石粉)散发的橡胶或塑料手套,穿经灭菌或消毒的脚套,裤腿应塞进脚套内,袖口应塞进手套内,工作服应为灭菌的连体工作服,不脱落纤维或微粒,并能滞留身体散发的微粒。
根据以上要求从洁净室管理要求上来说ABC级的时候都建议戴上护目镜,因为除了眼部会有分泌物外,同时也容易有眉毛的脱落。可在A/B区佩戴的防护目镜,重量轻,佩戴舒适,宽视野适合佩戴近视眼镜的工作人员使用,防雾设计,可耐受至少35次以上的高压灭菌。
产品优势:
▶ 可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消毒:121°C 30分钟;
▶表面光滑,无微粒脱落,不会污染环境;
▶高超的工艺结合面部特征,适合长时间佩戴;
▶180°宽视野,适合操作;
▶员工的近视眼镜无需摘除,可直接佩戴;
▶ 防雾设计,不影响操作;
▶镜片可更换,有效降低成本;
▶头箍可调节,两侧卡扣可根据头围自主调节;
▶ 可耐受30次以上的反复灭菌
▶ 重量:130g
订购信息:
无菌洁净制药车间眼罩使用方式耐121°高温的防护眼罩。
| 货号 | 名称 | 规格 |
| WK1001S | 可蒸汽灭菌防护眼罩 | 1片 |
| WK1001-1 | 可蒸汽灭菌防护镜片 | 副/袋,5袋/盒 |
人员是大污染源,即使穿着规范,人员仍是洁净室大的污染源:
该防护眼罩为上海荣熠自由品牌产品。该产品所用的材料符合洁净室洁净要求,可耐受30次以上高温高压蒸汽灭菌,防雾设计,可佩戴近视眼镜,佩戴舒适。
产品材质:
护目镜材质为耐高温合成塑胶和硅胶,镜片材质为聚碳酸酯,经久耐用,适用于制药和医疗器械工业洁净室无菌操作使用。
产品优势:
▶ 可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消毒:121°C 30分钟;
▶表面光滑,无微粒脱落,不会污染环境;
▶高超的工艺结合面部特征,适合长时间佩戴;
▶180°宽视野,适合操作;
▶员工的近视眼镜无需摘除,可直接佩戴;
▶ 防雾设计,不影响操作;
▶镜片可更换,有效降低成本;
▶头箍可调节,两侧卡扣可根据头围自主调节;
▶ 可耐受30次以上的反复灭菌
▶ 重量:130g
可在A/B区佩戴的防护目镜,重量轻,佩戴舒适,宽视野适合佩戴近视眼镜的工作人员使用,防雾设计,可耐受至少35次以上的高压灭菌。
产品优势:
▶ 可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消毒:121°C 30分钟;
▶表面光滑,无微粒脱落,不会污染环境;
▶高超的工艺结合面部特征,适合长时间佩戴;
▶180°宽视野,适合操作;
▶员工的近视眼镜无需摘除,可直接佩戴;
▶ 防雾设计,不影响操作;
▶镜片可更换,有效降低成本;
▶头箍可调节,两侧卡扣可根据头围自主调节;
▶ 可耐受30次以上的反复灭菌
▶ 重量:130g
订购信息: GMP无菌药厂用可高温高压灭菌护目镜。
| 货号 | 名称 | 规格 |
| WK1001S | 可蒸汽灭菌防护眼罩 | 1片 |
| WK1001-1 | 可蒸汽灭菌防护镜片 | 副/袋,5袋/盒 |
产品应用
用于污染控制和无菌工作环境中的防护面具,如制药工业、化学、生物技术、食品、化妆品和电子厂或医院、化学和微生物实验室
可进行高压蒸汽或辐射灭菌,符合人体工程学、采用全视野设计,可在光学近视眼镜外佩戴。镜框材质为耐高温合成塑胶和硅胶,镜片材质为聚碳酸酯,经久耐用,特别适合制药和医疗器械工业洁净室无菌操作使用。
○ 可用高压蒸汽或辐射灭菌
○ 视野广阔并带有通风孔
○ 镜框、镜片和松紧带由非过敏性材料制成
○ 2mm厚聚碳酸酯镜片
○ 可佩带于近视光学眼镜外
○ 适用于无菌和洁净室环境,易于清洁
○ 舒适,符合人体工程学,全视野设计
○ 巧妙的非直接通风设计
产品特点及优点
洁净室护目镜,可高温高压灭菌。洁净室用安全防护眼罩耐用性
如何选择洁净区用防护眼罩?带眼镜适用防护眼罩可灭菌次数
无菌区行为规范的SOP的建立,由于无菌生产工艺过程人员操作是主要微生物污染来源之一,建立良好的现场规范操作,是无菌保证的前提,包括个人卫生习惯及着装过程无菌操作习惯。日常过程监控点,如无菌衣穿着的SOP,接触法取样的方法,污染控制和无菌操作技术等。用接触碟法取样进行更衣确认程序的表面监控,采样位置包括,双手手指印,头部,口罩,肩部,前臂,手腕,眼罩。在设计这些取样点的位置时应充分考虑实际生产过程中整个人员着装被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大小,以及着装的残存微生物对于产品的污染风险的高低。
所有取样点都在身体的正面(迎风面),因为操作员在洁区内工作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往前走的,所以身体正面和上半身被空气中微生物污染的概率更高,需要重点监控。要重视双手的取样,因为生产操作时大部分的动作都通过双手完成;引起污染的概率更高,尤其是手腕处。 带眼镜适用防护眼罩可灭菌次数